燃烧调整的前期调节法:
就是当料层温度、汽压稍有变化时,就要及时地根据负荷变化趋势小幅度调节燃料量。不要等炉温、汽压变化较大时才开始调整,否则将难以保证稳定运行,料层温度会出现更多的波动。充分体现出“勤调”、“微调”的作用。
燃烧调整的冲量调节法:
当料层温度下降时,立即加大给煤量,同时适当减小(或者不变)一次风量、增大二次风量,维持1~2分钟后,(根据氧含量的大小或返料温度的变化来决定给煤时间长短)然后恢复给煤量,控制适当的料层温度。
燃烧调整的减量给煤法:
是指料层温度上升时,把给煤量减到正常值的20%~50%,但不要中断给煤量,同时增加一次风量,减小二次风量,维持1~2分钟。(根据料温的上升速度)观察料层温度,如果温度停止上升(实际生产中,返料温度表现的较快),就把给煤量恢复到正常值,不要等料层温度下降较快时再增加给煤,因煤燃烧有一定的延迟时间。
床温的控制方法:
调整一、二次风配比;调整给煤量;控制循环灰量(放渣量的大小)。正常运行中,流化床温度一般控制在850℃~950℃,料层温度过低燃烧不稳,一旦断煤容易灭火。料温太高容易超温结焦。料温控制范围内相应变化,视煤种变化而不同。
返料温度的控制:(实际观察下返料温度随给煤量的增加或减少比流化床温度变化更快)
运行中要加强对返料温度的监视与控制,煤加入炉膛后由于流化床内存在较好燃烧环境,细颗粒首先得以稳定的燃烧。因此返料温度随给煤量的增加或减少比流化床温度变化更快。正常运行中,及时通过调整给煤量将返料温度控制在正常范围内,一般返料器处温度不超过1015℃,当返料温度升得太高时,可瞬间减小给煤量和负荷。及时调整至正常范围。